最佳回答
景德镇市银图装饰有限公司
回答数:23被采纳数:7
发布时间:
2017-08-18 10:50:19
宝宝到了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发展,好奇心强,有了自主的愿望,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,所以也就进入了最“不听话”的阶段,心理学上称为“第一反抗期”。这是每个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要有效的“管”好孩子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1、尊重孩子的意愿,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。在3岁孩子的眼中,这个世界有太多新奇和未知的东西,等着他去探索;他也会循着自己的兴趣去钻研。这其实是孩子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,是非常可贵的动力所在。父母需要做的是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允许孩子尝试更多的事情,这样,他探索的热情得到了鼓励,好奇心得到了满足,心情会很愉快,也就较少闹别扭了。2、把孩子视为平等的家庭成员,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。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(比如自己穿衣、洗漱);也可以让孩子当自己的助手和参谋,邀请孩子参与一些家庭事务(比如倒垃圾、开电视)。做得好要及时给予表扬,做得不好,也要肯定孩子的努力。这样,一方面能锻炼孩子的能力,一方面也能提升他的责任心和自信心。3、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。3岁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,当他哭闹的时候,父母尽可能地去理解他当时的情绪,并用语言表达出来,比如对孩子说“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”。进一步的交流,可以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去引导,比如,“下次要是你生气了,可不可以试着不哭,告诉妈妈‘我很生气’?”当孩子更多地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之后,哭闹也会减少的。4、在回绝孩子的要求时,要清楚地说明理由。当孩子不清楚为什么他的要求和行为会被阻止时,他通常是很难接受的。所以父母需要耐心地,尽可能以他能够理解的方式,来说明理由。如有条件,也可以用实践的方式来告诉他,比如让孩子用手摸一下装了热开水的杯子,让他知道热水会烫,很危险。另外也要注意,3岁孩子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是有限的,有些道理即使父母以前说过,他也可能遗忘了。这时父母需要耐心地再次说明,而不是简单地给孩子扣上个“不听道理”的帽子。5、多陪孩子玩耍,用心经营亲子关系。这一点是最最根本的。孩子总是愿意顺从他们喜欢的人,而投入地陪孩子玩耍,收买孩子之心的最佳途径。很多父母会给孩子买很多好吃的、好玩的,以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了,以为孩子就会因此而非常喜欢父母了;而实际上,这些都比不上痛痛快快地陪孩子玩一场带给孩子的感觉好——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喜爱、亲近,只有通过用心地陪伴才能充分体现。